地理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新模式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搭建的学术进阶平台,构建了理论研习与实践探索并重的培养体系。该项目充分发挥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优势,将学科前沿动态融入课程设计。
教学体系构建逻辑
课程类型 | 教学重点 | 实施方式 |
---|---|---|
理论模块 | 地理学方法论体系 | 专题研讨+文献精读 |
技术模块 | GIS与遥感应用 | 实验室实操训练 |
实践模块 | 区域规划实务 | 政校合作项目实战 |
学术资源支撑体系
学院拥有的27项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学员参与前沿研究提供切入点。定期举办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论坛",搭建起学界与业界的对话平台。
- 庐山地质观测站:开展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
- 遥感数据处理中心:配备ENVI、ArcGIS专业平台
- 城市规划仿真实验室:支持三维空间建模分析
师资配置特点
项目实行双导师指导机制,由学院教授团队与行业专家共同组建指导组。人文地理学模块由省级学科带头人马定国教授领衔,其主编的《区域经济分析》被多所高校选为指定教材。
自然地理学课程由贾玉连教授主持,其承担的"鄱阳湖流域地表过程研究"国家基金项目,为教学提供鲜活案例。地理信息系统专家赖格英教授开发的"三维地形建模工作坊",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