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师范教育传承下的专业培养体系
教育学科发展历程
作为国内师范教育的重要基地,该校教育学科发端于1939年创建的师范学院,历经80余年发展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条。学科建设突出三大特征:
- 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支撑跨学科研究
- 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覆盖教育全领域
-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提供实践平台
课程体系架构解析
课程类别 | 核心内容 | 能力培养 |
---|---|---|
教育原理模块 | 教育政策分析、学习理论演变 | 理论框架构建能力 |
课程设计模块 | 跨学科整合策略、教学方案开发 | 实践创新能力 |
研究方法模块 | SPSS数据分析、课堂观察技术 | 科研应用能力 |
特色教学模式详解
双轨导师培养机制
每位学员配备学术导师与实践导师,分别负责理论提升和教学能力训练。学术导师团队包含3位长江学者,实践导师均来自省级示范学校。
三维学习系统
线上平台提供200+课时视频资源,线下每月组织专题工作坊,校本实践要求完成3个真实教学案例研究。典型教学周期安排:
- 第1周:线上理论学习(教育测量基础)
- 第2周:线下工作坊(评价量表设计)
- 第3-4周:校本实践(课堂观察记录)
学术支持系统
资源保障
开放校图书馆教育类数据库,包括CNKI、万方等12个专业文献平台,配备专属文献检索指导服务。
成果转化
定期举办论文写作训练营,优秀研究成果可推荐至《课程·教材·教法》等CSSCI期刊发表。